六合怀古诗 滁河
滁水源从德固塘,支流六九合流棠。
经过瓜步趋江海,惟有入心难测量。
经过瓜步趋江海,惟有入心难测量。
译文/注释
滁河发源于德固塘,汇合了六九五十四条支流后进入棠邑(即今六合区),经过瓜步附近直奔长江,流入大海。滁河的流向,人们经过仔细的考察,能很清楚的了解,但是只有人的心地是最难揣测、度量的。
【注释】
⑴滁水源从德固塘:德固塘,具体所指不详,疑即“秃古塘”。据北魏郦道元撰杨守敬纂疏《水经注疏·滁水》引《寰宇记》庐州慎县下云:“滁水源出县西,暴秃古塘。”
全文赏析
滁河古称滁水,唐朝以后改称滁河,位于长江下游左岸,其发源于安徽省肥东县境,跨安徽、江苏省的11个县(市、区)。主要支流分布于左岸,如安徽的马厂河、清流河、来安河等,江苏六合的八百河等。嘉靖《六合县志》记载滁河“合五十四流入(六合)县境”。
郏滂写有一组吟咏六合的怀古诗,语言都是比较平实的,以记叙事实为主,其中穿插一些观景感受和感想。本诗也是如此,前三句完全是记叙性的文笔,如实地记录滁河的发源、支流、流经和入海等情况,平淡无奇,甚至给人一种“打油”的感觉,但是最后一句“惟有人心难测量”,画龙点睛,有豁然开朗的意境。
滁河,是长江下游北岸主要支流之一,是六合城市沿河两岸重要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它贯穿六合,流入长江。滁河孕育了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六合古城,是六合的“母亲河”。近年来六合区政府为进一步打造雄州主城和滁河特色风貌带景观,实施了滁河(雄州城区段)、护城河环境景观整治工程,着力使之成为“生态之河、人文之河、活力之河”,展现六合历史与未来、生态与活力的城市魅力。如果郏滂穿过“时空隧道”,再次来到六合,看到滁河两岸的变化,他所感慨的将不再是“人心难测量”,而应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了。
郏滂写有一组吟咏六合的怀古诗,语言都是比较平实的,以记叙事实为主,其中穿插一些观景感受和感想。本诗也是如此,前三句完全是记叙性的文笔,如实地记录滁河的发源、支流、流经和入海等情况,平淡无奇,甚至给人一种“打油”的感觉,但是最后一句“惟有人心难测量”,画龙点睛,有豁然开朗的意境。
滁河,是长江下游北岸主要支流之一,是六合城市沿河两岸重要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它贯穿六合,流入长江。滁河孕育了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六合古城,是六合的“母亲河”。近年来六合区政府为进一步打造雄州主城和滁河特色风貌带景观,实施了滁河(雄州城区段)、护城河环境景观整治工程,着力使之成为“生态之河、人文之河、活力之河”,展现六合历史与未来、生态与活力的城市魅力。如果郏滂穿过“时空隧道”,再次来到六合,看到滁河两岸的变化,他所感慨的将不再是“人心难测量”,而应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