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瑞简介》 ► 查看1篇诗文

金人瑞画像

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一说本姓张,名喟,享年五十三岁(虚五十四岁)。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都有评点。

1人物生平

金圣叹生于1608年三月三日(4月17日),幼年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因岁试作文怪诞而被黜革,后应科试。改称金人瑞考第一,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评注不少古典,奇才也。墓葬在苏州吴中区藏书五峰山下博士坞,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传在今河北省阜城县曾有衣冠冢一座。
顺治十七年(1660年),皇帝对金圣叹的作品加以赞美“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他听说后,随即“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随后苏州府吴县调来新县令任维初对欠税者用重刑又高价售出公粮于百姓,激起民怨。民众假借顺治驾崩契机,组织反贪游行,后百多名秀才於第三日往孔庙哭庙,发泄不满,后向巡抚朱国治呈揭帖告发县令。谁知朱任二人早已勾结,捕18名核心人物,反向朝廷告秀才们抗纳兵饷,鸣钟击鼓,聚众倡乱,震惊先帝之灵,要求严惩。处“斩立决”(顺治十八年七月十三日)(1661年8月7日),法场-江宁-三山街,其中一人为金圣叹也,后任维初因犯另案被斩,朱国治被吴三桂兵杀并分食其肉,骸骨无存。
传说圣叹死后托梦给朱眉方,说他已成为邓尉山神。邓尉山在苏州西南七十里光福镇,又名万峰山,前瞰太湖,风景极佳。邓尉山多梅树,花开时一望如雪,如颂圣叹人品之高洁。

2主要作品

金圣叹博览群籍,好谈《易》,亦好讲佛,常以佛诠释儒、道,论文喜附会禅理。评点古书甚多。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拟逐一批注,但仅完成后二种,《杜诗解》未成而罹难。其著作据族人金昌叙录,有“唱经堂外书”,包括《第五才子书》、《第六才子书》、《唐才子书》、《必读才子书》、《杜诗解》、《左传释》、《古传解(二十首)》、《释小雅(七首)》、《孟子解》、《欧阳永叔词(十二首)》;“唱经堂内书”,包括《法华百问》、《西城风俗记》、《法华三昧》、《宝镜三昧》、《圣自觉三昧》、《周易义例全钞》、《三十四卦全钞》、《南华经钞》、《通宗易论》、《语录类纂》、《圣人千案》;“唱经堂杂篇”,包括《随手通》、《唱经堂诗文全集》。多属未竣稿,或只存片断,或全佚。部分作品收入今传之《唱经堂才子书汇稿》中。

3主要成就

文学批评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的评点很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和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斥责“犯上作乱”,释“水浒”之名为“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反对“以忠义予之”;然而他又同情民生疾苦,痛恨鱼肉良民的官吏和行同盗贼的官军,并意识到“一高俅”之下还有“百高廉”,“千殷直阁”及其狐群狗党,结成祸国殃民的社会势力,108人“不得已而尽入于水泊”是“乱自上作”,因而肯定了梁山英雄的反抗。他认为,“居其邦,不窃议其大夫之得失,恶伤治也”,“非圣人而作书,其书破道,非天子而作书,其书破治,破道与治,是横议也”;然而又承认天下无道则庶人敢议,“庶人之议皆史也”。他宣扬“忠恕”、“孝悌”之类儒家道德规范;然而又揭露礼教对人性的摧残,赞美崔莺莺、张生的叛逆行为,讥讽冬烘秀才目《西厢》为淫书,而推《西厢》为“天地妙文”。他接受佛教的虚无思想,视人生若梦幻,所谓“天地梦境”,“众生梦魂”;然而他又直面现实,并孜孜于述作,以为“生死迅疾,人命无常,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可以看出,金圣叹的思想中是充满着矛盾的。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精彩之处在于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他的诗文评比较平常,如强分律诗为二解,套用八股文起承转合之法说诗,颇为人所诟病。他评《水浒》、《西厢》二书时的艺术见解则独出手眼,继李贽、叶昼之后将小说戏曲评点推进到新的高度。他自谓评书“直取其文心”,“略其形迹,伸其神理”,实即旨在探索创作规律,在这方面确实颇有创见。他把人物性格的塑造放到首位,指出:《水浒传》令人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而塑造性格成功的关键是捕捉住人物的独特的个性,“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性格,也要显示出同中之异。他的评点中还涉及描写一个人物的性格应表现出多面性、复杂性,又应表现出统一性、连贯性的问题,如他认为《水浒传》中先写鲁达以酒为命,后写鲁达涓滴不饮,“然而声情神理,无有非鲁达者”;写李逵朴至中又有奸猾,而“写得李逵愈奸猾,便愈朴至”。也涉及人物语言个性化的问题,“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在众多的人物中应突出主要人物,如说“《西厢记》止写得三个人:一个是双文,一个是张生,一个是红娘”,“若更仔细算时,《西厢记》亦止为写得一个人。一个人者,双文是也”。他所说的“澄怀格物”,实际上又关及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性格,要靠冷静细致的观察,要靠设身处地的体验,即所谓“动心”、“现身”。他也很重视情节和结构:认为情节要出人意外,用“奇恣笔法”,“龙跳虎卧”,但又要合乎情理,“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一部书只是一篇文章”,作者必须“全局在胸”,因此讲究“过接”、“关锁”、“脱卸”,要求行文如“月度回廊”,有必然的次第。他所谓的“灵眼觑见,灵手捉住”,相似于对创作灵感的强调;但他又重“法”,说“临文无法便成狗嗥”,并总结出种种表现手法,如“那辗”等等。总之,金圣叹已提出了较有系统的小说戏曲创作理论。
金圣叹在评点的同时,也对原作加以修改,除词句外,还作了全局性的删削。他判定《水浒传》后50回系罗贯中“横添狗尾”,故尽行砍去,自称得“贯华堂古本”无续作,又伪造施耐庵序于前。遂成今传的70回本。又断言《西厢记》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也是“恶札”,故截去而以《惊梦》收尾。
金圣叹又能诗,有抄本《沉吟楼诗选》传世。今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版《金圣叹全集》。

名著节评

金圣叹还节评《国语》、《国策》、《左传》等书。其评点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小说、戏曲创作理论,其文学理论及批评业绩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作出了特殊贡献。首先,他阐发了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创作不同于诗歌、散文写作的若干规律,他强调小说要“因文生事”,而又非任意杜撰,要遵循生活的逻辑;同时又提出了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观点和方法。其次,提供了一种以评价作品人物性格分析和性格塑造为核心的文学批评。第三,他还总结出了诸如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绵针泥刺法、弄引法、獭尾法等全新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方法。金圣叹有诗集《沉吟楼诗选》。

4联句轶事

1、自题联
老拳搏古道;
儿口嚼新书。
——金圣叹自题
大师金圣叹文笔幽默言语幽默,幽默了一辈子,连临终要事也还是幽默——大师身陷囹圄将被斩首时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狱卒以为大师会透露出传世宝物的秘密或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拿来笔墨伺候大师。但没想到大师的“临终要事”竟然还是幽默。金圣叹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这也是大师最后一句被记录下来的话。
刀起头落,从金圣叹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疑惑地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
——金圣叹的“临终要事”
金圣叹因冒犯皇帝,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行刑日,凄凉肃穆,方圆不大的一块阴森森空地,四周闪着刀光剑影,显得阴森恐怖。胸藏秀气,笔走龙蛇,蔑视朝廷的一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披枷戴锁,岿然立于囚车之上。刑场上,刽子手手执寒光闪闪的鬼头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眼看行刑时刻将到,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小名)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更加悲切,泪如泉涌。金圣叹虽心中难过,可他从容不迫,文思更加敏捷,为了安慰儿子,他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跪在地上哭得气咽喉干、肝胆欲裂,哪有心思对对联。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接着念出了下联梨(离)儿腹内酸”。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黯然神伤。上联的“莲”与“怜”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意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这副生死诀别对,出神入化,字字珠玑,一语双关,对仗严谨,可谓出神入化,撼人心魄。只见寒光闪处,伴着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唱,一代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文坛巨星过早地陨落了。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刑场诀别自题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水归器内,各现方圆。
——金圣叹自题
上联是从杜甫《北征》诗中“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两句化出,杜诗原意为天赐雨露相同,而果实甘苦各别。“雨入花心自成甘苦”,则指同样是雨露渗入花心,只因花自身的变化出现或甘或苦的结果。继上联表现水的质变,下联强调水的形变,即放入不同的器皿中,其形不同,器方则方,器圆则圆。此联写得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给人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如人应如何对待外界影响,应如何把握自身努力等等,正因此,当细读而深究。
2、撰题联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
——金圣叹题佛经
千古绝吟太白诗;
大江东去学士词。
——金圣叹题书房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金圣叹感题时势
一个文官小花脸;
三朝元老大奸臣。
——题舅父钱谦益
金圣叹的舅父钱谦益,老奸巨猾,玩世不恭,原是明崇祯手下礼部尚书,后李自成进京,他投靠了南明奸相马士英。清兵南下,眼看南明快要覆灭,他又摇身一变,屈膝投降,当上清朝的礼部侍郎。这天,钱侍郎生日作寿,金圣叹母命难违,前往祝寿。酒席宴上,一个个摇头晃脑,弹冠相庆。独有金圣叹板着脸,不卑不亢,沉默不语。酒过三巡,一个打秋风的宾客过来拍马屁了。他说:“钱大人,令甥金相公乃江南才子,今日盛会,正好置酒论文,让我等开开眼界。”一时间赞声四起,金圣叹倒也不推辞,站起来淡淡一笑:“盛情难却,只好献丑了。就提一对联吧!”只见金圣叹手握斗笔,饱蘸浓墨,写道:“一个文官小花脸;”众人一见,大惊失色,钱侍郞正在捋须的手一颤抖,不觉拔掉了几根胡子。心想,这小子也太狂妄了!这七个字可以乱写?只见金圣叹不慌不忙又写了四个大字:“三朝元老……”众宾客一见,脸上露出笑容。钱侍郎怕金圣叹又来什么邪劲,便走上前冲他伸大拇指:“人瑞,真人才也!”谁知金圣叹却冷冷一笑,毫不迟疑,“刷刷刷”写完,把笔一掷,拂袖而去。众人一看,只见金圣叹写下的是十四个字:“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钱谦益两眼翻白,手脚冰凉,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草木知名节,久而后成。
——金圣叹题书斋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金圣叹撰技巧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金圣叹题时令年节
一年中秋赏月,金圣叹偶得上联,可是苦思半夜未有下联,次日他把这上联写在壁上,每天沉思,终不能对。直至大年三十除夕夜团年守岁,其妻叹曰:“今夜是最后一天,到明日又是一年的开头了。”金圣叹一听,突然跳起来说:“下联有对了!”随即在壁上续接写出了下联。
这老翁舍得几文钱,斋僧布道,加几年阳寿足矣。胡为乎,使金童玉女引上天堂;呀呀呀,玉帝也嫌贫爱富;
那婆子偷尝两片肉,破戒载荤,打两个嘴巴够了。又何必,差马面牛头拿归地狱,哈哈哈,阎王乃重畜轻人。
——金圣叹题戏台
3、应对、合撰联
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中年人)
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老者)
——老者应对中年人
金圣叹一生评点过不少古人名著,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甫的诗歌、《水浒》和《西厢》合称为天下“六才子书”。并对《水浒》、《西厢》两书进行批改,很有独到见解。后又把《三国演义》称为“天下第一才子书”。一天早晨,金圣叹在茶馆吃茶,听到近旁桌子上有四五个人在谈论对对子。其中一长须老者对一个中年人说:“这个下联我有了。你上联是:‘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我下联对:‘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中年人听了忙说:“您老真不愧对对子老手,佩服佩服!”
上素月公饼;(老者)
中糖云片糕。(金圣叹)
——金圣叹应对老者
长须老者捻捻胡须说:“我也出一副联给你们对对。”说着用手指盘中月饼:“上联就出个‘上素月公饼’吧,但我上联指的是食物,所以下联也只准以食物相对。”长须老者说完,大家抓耳挠腮,因其中“上素”是“尚书”谐音,不容易对。金圣叹见半天无人对出,心里一急,脱口而出:“这有何难!对‘中糖云片糕’不就行了。”他这下联中,不但“中糖”和官名“中堂”同音,云片糕也是食物,大家都点头称是。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老者)
少老头,坐躺椅,由冬至夏读春秋。(金圣叹)
——金圣叹应对老者
长须老者看看金圣叹,见他一表人才,出言不凡,便邀金圣叹一起吃茶。金圣叹也不推辞,端着茶壶坐了过来。长须老者拱供手说:“看来先生十分精于对句。我这里有一对子,想请教先生,不知意下如何?”金圣叹高兴地说:“快请讲出,让我试试。”长须老者不慌不忙地说出了上联:“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众人都以为金圣叹难以对出。怎料金圣叹低头略一思索就说:“少老头,坐躺椅,由冬至夏读《春秋》。”他话音刚落,就博得満堂喝彩。长须老者请教姓名方知是大名鼎鼎的金圣叹,大家更是赞叹不已。
4、金圣叹综合应对联
半夜二更半;(某方丈)
中秋八月中。(金圣叹)
——金圣叹属对报国寺方丈
金圣叹在“哭庙”案被冤杀前,刚刚批点完了《水浒传》、《西厢记》,便走进报国寺信步小憩。一天夜里,已批书成癖的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到了半夜乃毫无睡意,便披衣秉烛去见寺里方丈,想借佛经予以批点。鹤发童颜、长须飘飘的老方丈得知其来意后,慢条斯理地说:“想批书可以,我有一个条件在先,我出一联,如你能对出,即取出佛经让你批点,否则请恕老僧不给脸。”当时正值半夜子时,忽听外面“笃笃”几声梆子声,老方丈灵机一动,脱口说出了上联。可金圣叹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就是对不出下联来,只得抱憾而归,一直郁记在心。三年后,金因“哭庙”案被判斩杀。刑场上,刚逾知天命之年的金圣叹,泰然自若,临刑不惧,昂然地向监斩索酒酣然畅饮,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其心爱的儿子痛不欲生,呼天抢地、泪流满面地赶到刑场,与慈父诀别。他看见儿子哭得泪人似的,劝慰道:“别哭了,告诉我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哽咽着说:“八月十五日,中秋。”听到“中秋”二字,金圣叹突然仰天大笑,高兴地说:“有了!有了!……中秋八月中!”并要儿子马上去报国寺告诉老方丈,他对出了下联。可是,一代文坛巨子,再也不能为佛经批点了。
5、绝命诗
那年雪早,行刑前下起雪来,金圣叹高声吟了一首诗:“天悲悼我地亦忧,万里河山带白头。明日太阳来吊唁,家家户户泪长流。”吟罢刀光一闪,一代才华横溢、不畏权贵的文坛巨星陨落了。只留下那字字珠玑情真意切的对联和诗,让人读罢悠然神飞,涌起深深的怀念之情。
金圣叹也对《推背图》作了批注。
金圣叹序
谓数可知乎,可知而不可知也。谓数不可知乎,不可知而可知也。可知者数,不可知者亦数也。可知其所不可知者数,不可知其所可知者亦数也。
吾尝仰观于天,日月星辰犹是也;俯察于地,山川草木犹是也。我所亲见之天地,非犹我所未亲见之天地耶。然不得谓我所未亲见之天地,即为我所亲见之天地。天地自天地,而我异矣。我自我,两天地异矣。我生以前之天地可知也,可知者数也。我生以后之天地不可知也,不可知者亦数也。有生我以前之天地,然后有我生以后之天地,此可知其所不可知者数也。我生以后之天地,岂不同于我生以前之天地,此不可知其所可知者亦数也。数之时义大矣哉。
唐臣袁天罡、李淳风著有推背图,父老相传,迄未寓目。壬戌之夏,得一抄本,展而读之,其经过之事若合符节,其数耶,其数之可知者耶,其数之可知而不可知而可知者耶。
玩其词,参其意,胡运不长,可立而待,毋以天之骄子自处也。
癸亥人日 金喟识

5评推背图

第一象 甲子 乾下乾上 乾
谶曰: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
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颂曰:
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
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
金圣叹曰:此象主古今治乱相因,如日月往来,阴阳递嬗,即孔子百世可知之意。红者为日,白者为月,有日月而后昼夜成;有昼夜而后寒暑判;有寒暑而后历数定;有历数而后统系分;有统系而后兴亡见矣。
第二象 乙丑 巽下乾上 姤
谶曰:
累累硕果,莫明其数。
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颂曰:
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
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
金圣叹曰:一盘果子即李实也,其数二十一,自唐高祖至昭宣凡二十一主。二九者指唐祚二百八十九年。阴盛者指武曌当国,淫昏乱政,几危唐代。厥後开元之治虽是媲美贞观,而贵妃召祸,乘舆播迁,女宠代兴,夏娣继之,亦未始非阴盛之象。
时间:公元618年,唐高宗李渊立国;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唐亡。共历274年(包括武周是289年)。
第三象 丙寅 艮下乾上 遁
谶曰: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颂曰:
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金圣叹曰:此象主武曌当国,废中宗于房州,杀唐宗室殆尽。先武氏削发为尼,故有参遍空王之句。高宗废后王氏而立之,故有喔喔晨鸡孰是雄之兆。
时间:公元683年-690年,以皇太后名,临朝称制;公元690年-705年,称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前后计23年。
第四象 丁卯 坤下乾上 否
谶曰:
飞者不飞,走者不走。
振羽高冈,乃克有后。
颂曰:
威行青女实权奇,极目萧条十八枝。
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
金圣叹曰:此象主狄仁杰张柬之等五人反周为唐。武后尝梦鹦鹉两翼俱折,狄仁杰曰:武者陛下之姓也,杀二子则两翼折矣。五猴指张柬之等五人。
时间: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武则天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第五象 戊辰 坤下巽上 观
谶曰:
杨花飞,蜀道难
截断竹萧方见日,更无一吏乃平安。
颂曰:
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
金圣叹曰:一马鞍指安禄山,一史书指史思明。一妇人死卧地上,乃贵妃死于马嵬坡。截断竹萧者肃宗即位,而安史之乱平。
时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史思明从之;公元756年,唐玄宗逃离长安,遭遇马嵬兵变,逃往四川;同年,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唐肃宗;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从此,唐朝由盛转衰。
第六象 己巳 坤下艮上 剥
谶曰:
非都是都,非皇是皇。
阴霾既去,日月复光。
颂曰:
大帜巍巍树两京,楚舆今日又东行。
乾坤再造人民乐,一二年来见太平。
金圣叹曰:此象主明皇还西京,至德二载九月,广平王叔郭子仪收复西京,十月收复东京,安史之乱尽弭,十二月迎上皇还西京,故云再造。
时间: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
第七象 庚午 震下乾上 无妄
谶曰:
旌节满我目,山川跼我足。
破关客乍来,陡令中原哭。
颂曰:
蝼蚁从来足溃堤,六宫深锁梦全非。
重门金鼓含兵气,小草滋生土口啼。
金圣叹曰:此象主藩镇跋扈及吐蕃入寇中原。
时间:1、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
2、松赞干布以后,吐蕃与唐朝进行了激烈的角逐。670年,吐蕃灭吐谷浑,又侵入西域,675年唐控制西域,687年-689年吐蕃再占西域,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收西域,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驻唐兵3万,唐朝长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安史之乱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牛李党争甘露之变,唐不断内斗严重削弱自己,吐蕃趁机扩张,790年以后,唐朝失去安西北庭。851年左右,唐朝张议潮重占陇右河西北庭。
第八象 辛未 坤下离上 晋
谶曰:
欃枪血中土,破贼还为贼。
朵朵李花飞,帝曰迁大吉。
颂曰:
天子蒙尘马首东,居然三杰踞关中。
孤军一驻安社稷,内外能收手臂功。
金圣叹曰:此象主建中之乱。三人者,李希烈、朱次泚、李怀光也。李怀光以破朱泚功,为卢杞所忌,遂反,故曰破贼还为贼。三人先後犯关,德宗乘舆播迁,赖李晟以孤军收复京城,而社稷重安矣。
时间:公元783年-784年,朱泚之乱。
第九象 壬申 乾下离上 大有
谶曰:
非白非黑,草头人出。
借得一枝,满天飞血。
颂曰:
万人头上起英雄,血染河山日色红。
一树李花都惨淡,可怜巢覆亦成空。
金圣叹曰:此象主黄巢作乱,唐祚至昭宗。朱温弑之以自立,改国号梁温,为黄巢旧党,故曰覆巢亦成空。
公元874年,黄巢起义反唐。
第十象 癸酉 坎下坎上 坎
谶曰:
荡荡中原,莫御八牛。
泅水不涤,有血无头。
颂曰:
一后二主尽升遐,四海茫茫总一家。
不但我生还杀我,回头还有李儿花。
金圣叹曰:此象主朱温弑何皇后、昭宣、昭宗而自立,所谓一后二主也。未几为次子友所弑,是颂中第三句意。李克用之子存勖代父复仇,百战灭梁,改称后唐,是颂中第四句意。
时间:公元907年,朱温正式称帝,改名朱晃,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公元912年,朱温亡。
第十一象 甲戌 兑下坎上 节
谶曰:
五人同卜,非禄非福。
兼而言之,喜怒哀乐。
颂曰:
龙蛇相斗三十年,一日同光直上天。
上得天堂好游戏,东兵百万入秦川。
金圣叹曰:此象主伶人郭从谦作乱,唐主为流矢所中。
时间:公元926年,郭从谦发动兵变,唐庄宗李存勖中流矢亡。
第十二象 乙亥 震下坎上 屯
谶曰:
块然一石,谓他人父。
统二八州,已非唐土。
颂曰:
反兆先多口,出入皆无主。
系铃自解铃,父亡子亦死。
金圣叹曰:此象主石敬塘求救于契丹。唐主遣张敬达讨石敬塘,敬塘不得已,求救于契丹,事之以父礼,贿以幽蓟十六州。晋帝之立国契丹功也,然卒以契丹亡,故有系铃解铃之兆。
时间:公元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石敬瑭灭后唐,定都汴梁,国号“晋”。
第十三象 丙子 离下坎上 既济
谶曰:
汉水竭,雀高飞。
飞来飞去何所止,高山不及城郭低。
颂曰:
百个雀儿水上飞,九十九个过山西。
惟有一个踏破足,高栖独自理毛衣。
金圣叹曰:此象主周主郭威夺汉自立。郭威少贱,世称之曰郭雀儿。
时间:公元951年,郭威灭后汉,即位建元,国号周,史称后周。
第十四象 丁丑 离下兑上 革
谶曰:
李树得根芽,石榴漫放花。
枯木逢春只一瞬,让他天水自荣华。
颂曰:
金木水火土已终,十三童子五王公。
英明重见太平日,五十三参运不通。
金圣叹曰:此象主周世宗承郭威受命为五代之终,世宗姓柴名荣,英明武断,勤於为治,惜功业未竟而殂。五代共五十三年,凡八姓十三主,颂意显然。
时间:公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五代十国的时间为907年-960年。
第十五象 戊寅 离下震上 丰
谶曰:
天有日月,地有山川。
海内纷纷,父后子前。
颂曰:
战事中原迄未休,几人高枕卧金戈。
寰中自有真天子,扫尽群妖见日头。
金圣叹曰:此象主五代末造,割据者星罗棋布,惟吴越钱氏稍图治安,南唐李氏略知文物,馀悉淫乱昏虐。大祖崛起,拯民水火。太祖小名香孩儿,手执帚着,扫除群雄也。
第十六象 己卯 离下坤上 明夷
谶曰:
天一生水,姿禀圣武。
顺天应人,无今无古。
颂曰:
纳土姓钱并姓李,其余相次朝天子。
天将一统付真人,不杀人民更全嗣。
金圣叹曰:此象主宋太祖受禅汴都,天下大定,钱李二氏相率归化,此一治也。
第十七象 庚辰 坎下坤上 师
谶曰:
声赫赫,干戈息。
扫边氛,奠邦邑。
颂曰:
天子亲征乍渡河,欢声百里起讴歌。
运筹幸有完全女,奏得奇功在议和。
金圣叹曰:此象主宋真宗澶渊之役。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入寇,寇准劝帝亲征,乃幸澶渊。既渡河,远近望见卸盖皆踊跃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契丹夺气,遂议和。
第十八象 辛巳 艮下艮上 艮
谶曰:
天下之母,金刀伏兔。
三八之年,治安巩固。
颂曰:
水旱频仍不是灾,力扶幼主坐灵台。
朝中又见钗光照,宇内承平气象开。
金圣叹曰:此象主仁宗嗣立,刘太后垂帘听政。旁有一犬,其惟狄青乎。
第十九象 壬午 离下艮上 贲
谶曰:
众人嚚嚚,尽入其室。
百万雄狮,头上一石。
颂曰:
朝用奇谋夕丧师,人民西北尽流离。
韶华虽好春光老,悔不深居坐殿墀。
金圣叹曰:此象主神宗误用安石,引用群邪,致启边,用兵西北,丧帅百万。熙宁初,王韶上平戎三策,安石惊为奇谋,力荐于神宗,致肇此祸。
第二十象 癸未 离下乾上 同人
谶曰:
朝无光,日月盲。
莫与京,终旁皇。
颂曰:
父子同心并同道,中天日月手中物。
奇云翻过北海头,凤阙龙廷生怛恻。
金圣叹曰:此象主司马光卒,蔡京父子弄权,群小朋兴,贤良受锢,有日月晦盲之象。
第二十一象 甲申 兑下艮上 损
谶曰:
空厥宫中,雪深三尺。
吁嗟元首,南辕北辙。
颂曰:
妖氛未靖不康宁,北扫烽烟望帝京。
异姓立朝终国位,卜世三六又南行。
金圣叹曰:此象主金兵南下,徽宗禅位。靖康元年十一月,京师陷,明年四月,金以二帝及宗室妃嫔北去,立张邦昌为帝。卜世三六者,宋自太祖至徽钦,凡九世,然则南渡以后又一世矣。
第二十二象 乙酉 兑下离上 睽
谶曰:
天马当空,否极见泰。
凤凤淼淼,木冓大赖。
颂曰:
神京王气满东南,祸水汪洋把策干。
一木会支二八月,临行马色半平安。
金圣叹曰:此象乃康王南渡。建都临安,秦桧专权,遂成偏安之局。当时之史实鉴之。木冓,康王名构。一木会支二八月者汉奸也,木会即合为桧,春之一半,秋之一半,可合成秦字,妙之王也。
第二十三象 丙戌 兑下乾上 履
谶曰:
似道非道,乾沉坤黯。
祥光宇内,一江断楫。
颂曰:
胡儿大张挞伐威,两柱擎天力不支。
如何兵火连天夜,犹自张灯作水嬉。
金圣叹曰:此象主贾似道当权,汪立信文天祥辈不能以独力支持宋室。襄樊围急,西子湖边似道犹张灯夜宴,宋室之亡其宜也。
第二十四象 丁亥 兑下巽上 中孚
谶曰:
山崖海边,不帝亦仙。
二九四八,於万斯年。
颂曰:
十一卜人小月终,回天无力道俱穷。
干戈四起疑无路,指点洪涛巨浪中。
金圣叹曰:此象主帝迁山,元令张弘范来攻,宋将张世杰兵溃,陆秀夫负帝赴海,宋室以亡。
第二十五象 戊子 艮下巽上 渐
谶曰:
北帝南臣,一兀自立。
离离河水,燕巢补麦戈。
颂曰:
鼎足争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须臾。
北关锁钥虽牢固,子子孙孙五五宜。
金圣叹曰:此象主元太祖称帝离河,太祖名铁木真,元代凡十主。斧铁也,柄木也,斧柄十段即隐十主之意。
第二十六象 己丑 震下震上 震
谶曰:
时无夜,年无米。
花不花,贼四起。
颂曰:
鼎沸中原木木来,四方警报起边垓。
房中自有长生术,莫怪都城彻夜开。
金圣叹曰:此象主顺帝惑西僧房中运气之术,溺於娱乐,以致刘福通、徐寿辉、方国珍、明玉珍、张士诚,陈友谅等狼顾鸱张,乘机而起。宦官朴不花、壅不上闻,至徐达、常遇春直入京师,都城夜开,毫无警备。有元一代,竟丧於淫僧之手,不亦哀哉。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故曰木木来。
第二十七象 庚寅 坤下震上 豫
谶曰:
惟日与月,下民之极。
应运而兴,其色曰赤。
颂曰:
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谈空说偈有真王。
金圣叹曰:此象主明太祖登极。太祖曾为皇觉寺僧,洪武一代海内熙洽,治臻大平。
第二十八象 辛卯 坎下震上 解
谶曰:
草头火脚,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
金圣叹曰: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宫中大火,建文祝发出亡。
第二十九象 壬辰 巽下震上 恒
谶曰:
枝发厥荣,为国之栋。
皞皞熙熙,康乐利众。
颂曰:
一枝向北一枝东,又有南枝种亦同。
宇内同歌贤母德,真有三代之遗风。
金圣叹曰:此象主宣宗时张太后用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人,能使天下又安,遗风三代,此一治也。时人稍士奇为西杨,溥为南杨,荣为东杨。
第三十象 癸巳 巽下坤上 升
谶曰:
半圭半林,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相克相生马不前。
金圣叹曰:此象主张太后崩权归王振,致有也先之患。其后上皇复辟,石亨自诩首功,率以恣横伏诛,此一乱也。
第三十一象 甲午 离下巽上 家人
谶曰
当涂遗孽,秽乱宫阙。
一男一女,断送人国。
颂曰:
忠臣贤士尽沉沦,天启其衷乱更纷。
纵有胸怀能坦白,乾坤不属旧明君。
金圣叹曰:此象主天启七年间,妖气漫天,元气受伤。一男一女指魏阉与客氏而言。魏杀客氏,客氏熹宗乳母,称奉圣夫人。
第三十二象 乙未 巽下坎上 井
谶曰:
马跳北阙,犬嗷西方。
八九数尽,日月无光。
颂曰:
杨花落尽李花残,五色旗分自北来。
太息金陵王气尽,一枝春色占长安。
金圣叹曰:此象主李闯、张献忠扰乱中原,崇祯投环梅山,福王偏安不久明祀遂亡。颂末句似指胡后,大有深意。
第三十三象 丙申 巽下兑上 大过
谶曰:
黄河水清,气顺则治。
主客不分,地支无子。
颂曰:
天长白瀑来,胡人气不衰。
藩离多撤去,稚子半可哀。
金圣叹曰:此象乃满清入关之徵。反客为主殆亦气数使然,非人力所能挽回欤。辽金而后胡人两主中原,璜璜汉族对之得毋有愧。
第三十四象 丁酉 巽下巽上 巽
谶曰:
头有发,衣怕白。
太平时,王杀王。
颂曰:
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裹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金圣叹曰:证已往之事易,推未来之事难,然既证已往,似不得不推及将来。吾但愿自此以后,吾所谓平治者皆幸而中,吾所谓不平治者幸而不中,而吾或可告无罪矣。此象疑遭水灾或兵戎与天灾共见,此一乱也。
时间: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第三十五象 戊戌 震下兑上 随
谶曰: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
帝出不还,三台扶倾。
颂曰:
黑云黯黯自西来,帝子临河筑金台。
南有兵戎北有火,中兴曾见有奇才。
金圣叹曰:此象疑有出狩事,亦乱兆也。
时间: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56年-57年炮轰广州;60年火烧圆明园,咸丰逃往热河,次年病死热河。
第三十六象 己亥 乾下巽上 小畜
谶曰:
纤纤女子,赤手御敌。
不分祸福,灯光蔽日。
颂曰:
双拳旋转乾坤,海内无端不靖。
母子不分先后,西望长安入觐。
金圣叹曰:此象疑一女子能定中原,建都长安。
时间:1861年-1908年,慈禧为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第三十七象 庚子 震下巽上 益
谶曰:
汉水茫茫,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和衷与共。
颂曰:
水清终有竭,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王,半凶还半吉。
金圣叹曰:此象虽有元首出现,而一时未易平治,亦一乱也。
时间:1912年-1949年,民国分裂混战全象。不统继统,指取代满清宣统的中华民国,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
第三十八象 辛丑 震下离上 噬嗑
谶曰:
门外一鹿,群雄争逐。
劫及鸢鱼,水深火热。
颂曰:
火运开时祸蔓延,万人后死万人生。
海波能使江河浊,境外何殊在眼前。
金圣叹曰:此象兵祸起于门外有延及门内之兆。
时间: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北洋政府作为协约国参战获胜。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爱国运动。
第三十九象 壬寅 震下艮上 颐
谶曰:
鸟无足,山有月。
旭初升,人都哭。
颂曰:
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
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
金圣叹曰:此象疑一外夷扰乱中原,必至酉年始得平定也。
时间:1931年-1945年,日本侵华。南山有雀,指武汉伪国民政府汪精卫;北山罗,指东北三省,伪满溥仪。
第四十象 癸卯 巽下艮上 蛊
谶曰:
一二三四,无土有主。
小小天罡,垂拱而治。
颂曰:
一口东来气太骄,脚下无履首无毛。
若逢木子冰霜涣,生我者猴死我雕。
金圣叹曰:此象有一李姓,能服东夷,而不能图长治久安之策,卒至旋治旋乱,有兽活禽死之意也。
第四十一象 甲辰 离下离上 离
谶曰:
天地晦盲,草木蕃殖。
阴阳反背,上土下日。
颂曰:
帽儿须戴血无头,手弄乾坤何日休。
九十九年成大错,称王只合在秦州。
金圣叹曰:此象一武士握兵权,致肇地覆天翻之祸,或一白姓者平之。
第四十二象 乙巳 艮下离上 旅
谶曰:
美人自西来,朝中日渐安。
长弓在地,危而不危。
颂曰:
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裳色更鲜。
此时浑迹居朝市,扰乱君臣百万般。
金圣叹曰:此象疑一女子当国,服色尚白,大权独揽,几危社稷,发现或在卯年,此始乱之兆也。
第四十三象 丙午 巽下离上 鼎
谶曰:
君非君,臣非臣。
始艰危,终克定。
颂曰:
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
惟有外边根树上,三十年中子孙结。
金圣叹曰:此象疑前象女子乱国未终,君臣出狩,有一杰出之人为之底定,然必在三十年之后。
第四十四象 丁未 坎下离上 未济
谶曰:
日月丽天,群阴慑服。
百灵来朝,双羽四足。
颂曰:
中国而今有圣人,虽非豪杰也周成。
四夷重译称天子,否极泰来九国春。
金圣叹曰:此象乃圣人复生,四夷来朝之兆,一大治也。
第四十五象 戊申 坎下艮上 蒙
谶曰:
有客西来,至东而止。
木火金水,洗此大耻。
颂曰:
炎运宏开世界同,金乌隐匿白洋中。
从此不敢称雄长,兵气全销运已终。
金圣叹曰:此象于太平之世复见兵戎,当在海洋之上,自此之后,更臻盛世矣。
第四十六象 己酉 坎下巽上 涣
谶曰:
黯黯阴霾,杀不用刀。
万人不死,一人难逃。
颂曰:
有一军人身带弓,只言我是白头翁。
东边门里伏金剑,勇士后门入帝宫。
金圣叹曰:此象疑君王昏瞆,一勇士仗义兴兵为民请命,故曰万人不死一人难逃。
第四十七象 庚戌 坎下乾上 讼
谶曰:
偃武修文,紫薇星明。
匹夫有责,一言为评。
颂曰:
无王无帝定乾坤,来自田间第一人。
好把旧书多读到,义言一出见英明。
金圣叹曰:此象有贤君下士,豪杰来归之兆,盖辅助得人,而帝不居德,王不居功,蒸蒸然有无为而治之盛,此一治也。
第四十八象 辛亥 离下乾上 同人
谶曰:
卯午之间,厥象维离。
八牛牵动,雍雍熙熙。
颂曰:
水火既济人民吉,手执金戈不杀贼。
五十年中一将臣,青青草自田间出。
金圣叹曰:此象疑一朱姓与一苗姓争朝纲,而朱姓有以德服人之化,龙蛇相斗,想在辰巳之年,其建都或在南方。
第四十九象 壬子 坤下坤上 坤
谶曰:
山谷少人口,欲剿失其巢。
帝王称弟兄,纷纷是英豪。
颂曰:
一个或人口内啼,分南分北分东西。
六爻占尽文明见,棋布星罗日月齐。
金圣叹曰: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理数然也,然有文明之象,当不如割据者之纷扰也。
第五十象 癸丑 震下坤上 复
谶曰:
水火相战,时穷则变。
贞下起元,兽贵人贱。
颂曰:
虎头人遇虎头年,白米盈仓不值钱。
豺狼结队街中走,拨尽风云始见天。
金圣叹曰:此象遇寅年遭大乱,君昏臣暴,下民无生息之日,又一乱也。
第五十一象 甲寅 兑下坤上 临
谶曰:
阴阳和,化以正。
坤顺而感,后见尧舜。
颂曰:
谁云女子尚刚强,坤德居然感四方。
重见中天新气象,卜年一六寿而康。
金圣叹曰:此象乃明君得贤后之助,化行国内,重见升平,又一治也。卜年一六,或在位七十年。
第五十二象 乙卯 乾下坤上 泰
谶曰:
彗星乍见,不利东北。
踽踽何之,瞻彼乐国。
颂曰:
欃枪一点现东方,吴楚依然有帝王。
门外客来终不久,乾坤再造在角亢。
金圣叹曰:此象主东北被夷人所扰,有迁都南方之兆。角亢南极也。其后有明君出,驱逐外人,再度升平。
第五十三象 丙辰 乾下震上 大壮
谶曰:
关中天子,礼贤下士。
顺天休命,半老有子。
颂曰:
一个孝子自西来,手握乾纲天下安。
域中两见旌旗美,前人不及后人才。
金圣叹曰:此象有一秦姓名孝者,登极关中,控制南北,或以秦为国号,此一治也。
第五十四象 丁巳 乾下兑上 夬
谶曰:
磊磊落落,残棋一局。
啄息苟安,虽笑亦哭。
颂曰:
不分牛鼠与牛羊,去毛存鞟尚称强。
寰中自有真龙出,九曲黄河水不黄。
金圣叹曰:此象有实去名存之兆,或为周末时,号令不行,尚颁止朔,亦久合必分之征也 。
第五十五象 戊午 乾下坎上 需
谶曰:
惧则生戒,无远勿届。
水边有女,对日自拜。
颂曰:
觊觎神器终无用,系翼小心有臣众。
转危为安见节义,未必河山是我送。
金圣叹曰:此象有一石姓或刘姓统一中原,有一姓汝者谋篡夺之,幸有大臣尽忠王室,戒警惕励,一切外辱不灭自灭,虽乱而易治也。
第五十六象 己未 坤下坎上 比
谶曰:
飞者非鸟,潜者非鱼。
战不在兵,造化游戏。
颂曰:
海疆万里尽云烟,上迄云霄下及泉。
金母木公工幻弄,干戈未接祸连天。
金圣叹曰:此象军用火,即乱不在兵之意。颂云,海疆万里,则战争之烈,不仅在于中国也。
第五十七象 庚申 兑下兑上 兑
谶曰:
物极必反,以毒制毒。
三尺童子,四夷詟服。
颂曰:
坎离相克见天倪,天使斯人弭杀机。
不信奇才产吴越,重洋从此戢兵师。
金圣叹曰:此象言吴越之间有一童子,能出奇制胜,将燎原之火扑灭净尽,而厄运自此终矣,又一治也。
第五十八象 辛酉 坎下兑上 困
谶曰:
大乱平,四夷服。
称弟兄,六七国。
颂曰:
烽烟净尽海无波,统王统帝又统和。
犹有煞星隐西北,未能遍唱太平歌。
金圣叹曰:此象有四夷来归,海不扬波之兆。惜乎西北一隅尚未平靖,犹有遗憾,又一治也。
第五十九象 壬戌 艮下兑上 咸
谶曰:
无城无府,无尔无我。
天下一家,治臻大化。
颂曰:
一人为大世界福,手执签筒拔去竹。
红黄黑白不分明,东南西北尽和睦。
金圣叹曰:此乃大同之象,人生其际,饮和食德,当不知若何愉快也。惜乎其数已终,其或反本归原,还于混噩欤。
第六十象 癸亥 坤下兑上 萃
谶曰:
一阴一阳,无始无终。
终者自终,始者自始。
颂曰:
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
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
金圣叹曰:一人在前,一人在后,有往无来,无独有偶,以此殿图,其寓意至深远焉。无象之象胜于有象,我以不解解之,著者有知当亦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