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苏轼
>
乱山滴翠衣裘重,双涧响空窗户摇
乱山滴翠衣裘重,双涧响空窗户摇
出自宋代
苏轼
《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其一
》
乱山滴翠衣裘重,双涧响空窗户摇
。
饱食不嫌溪笋瘦,穿林闲觅野芎苗。
却愁县令知游寺,尚喜渔人争渡桥。
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麦齐腰。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更多介绍>
该古诗其它诗句赏析
乱山滴翠衣裘重,双涧响空窗户摇
饱食不嫌溪笋瘦,穿林闲觅野芎苗
却愁县令知游寺,尚喜渔人争渡桥
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麦齐腰
热门赏析
王冕者,诸暨人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
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