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
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
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全文赏析
首联:“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溜常阴阴。” 此联写景,描绘出一幅幽深而冷清的春景图。高墙、竹篱、高大的梧桐树,一层层的洞门常年少有人来。此联着重写静景。
颔联:“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此联继续写景,写动景,以动写静。花朵一片片落下,游丝飘浮,再加之鸠鸣,更衬托出白日的静。鸣鸠乳燕更是反衬出时间的飞逝。而此时,春已深。
颈联:“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诗人抒发感情称自己本是一腐儒,年事已高,误入仕途,常常晚走迟回,希望能将事情做好。
尾联:“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诗人身为谏官,提的建议不为朝廷所用,深感愧对朝廷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惆怅。以及不为朝廷所重用的落寞、失意。
1、诗中一二联写了省院中的景象,请赏析。
省中院内,高高的院墙、矮矮的竹篱,十寻高的梧桐树,一层一层的洞门;残花飘落地上,树上无端飘来一根游丝。暮春时节,在官员办公的省院中,白天却没有什么人,非常地安静。鸠鸟鸣叫,乳燕已生,春意已经很深了。诗人在景物描写中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描绘了暮春时节省中的景象画面,渲染了深幽寂寥的氛围,为下文诗歌抒发失意之情做了感情上的铺垫。
2、结合诗歌的颈联与尾联,分析诗人杜甫表达了自己哪些思想感情?
颈联中 “腐儒衰晚”紧承上文“青春深”,言及自己迂腐腐儒,接近暮年的处境,又含有实现理想而时不我与的紧迫感; “衮职曾无一字补”与“愧比双南金”之语,明写自己做左拾遗的官职,但却无一个字去为皇帝补缺的不安与惭愧之情,而暗含杜甫自己怀才不遇,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退食迟回”、“ 许身”之语表现诗人退朝之后,仍尽于职守不愿回家,将自己奉献于朝廷的赤诚忠心。
译文/注释
注释
霤:防止雨水滴落在人身上,在屋檐下用来接雨水的竹筒。
掖垣:高高的城墙。竹埤:竹篱。
溜:防止雨水滴在身上,在屋檐下接雨水的竹筒。
通籍,指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借指做官。
退食:退朝而就食于家。或公余休息。
迟回:晚下班。
衮职:指在朝廷任职。双南金,双南金:指南方出产的铜,后亦借指贵重之物。此处指皇帝封赏自己的职位。
译文
高高的院墙、矮矮的竹篱,十寻高的梧桐树,层层的洞门,常年阴沉寂寞。
落花飘落,游丝飘浮,白天寂静无人,鸠鸟鸣,乳燕生,春意已经很深了。
到了年老谋得一官,常常晚下班,不违寸心。
在朝庭任职却没有一言为皇帝所采纳,内心感到愧对皇帝赏封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