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苏轼
>
黄昏已作风翻絮,半夜犹惊月在沙
黄昏已作风翻絮,半夜犹惊月在沙
出自宋代
苏轼
《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二首其一
》
黄昏已作风翻絮,半夜犹惊月在沙
。
照汴玉峰明佛刹,隔淮云海暗人家。
来牟有信迎三白,薝卜无香散六花。
欲唤阿咸来守岁,林乌枥马斗喧哗。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更多介绍>
该古诗其它诗句赏析
黄昏已作风翻絮,半夜犹惊月在沙
照汴玉峰明佛刹,隔淮云海暗人家
来牟有信迎三白,薝卜无香散六花
欲唤阿咸来守岁,林乌枥马斗喧哗
热门赏析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新秋拂水无行迹,夜夜随潮过江北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人生四十叹头颅,久矣心知负壮图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郊扉俗远长幽寂,野水春来更接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