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357-部新书》庚)(据《太平广记》卷四九五引《干{月巽}子》及《知不足斋丛书》本《南部新书》校改

出自唐代西鄙人为哥舒翰歌

(天宝中,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着威令。
故西鄙人歌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吐蕃总杀尽,更筑[丽](西)重壕。
(《全唐诗》后二句作‘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南-357-部新书》庚)(据《太平广记》卷四九五引《干{月巽}子》及《知不足斋丛书》本《南部新书》校改
‘哥舒’,《太平广记》作‘歌舒翰’,衍一字。
)。

作者西鄙人简介

西鄙人画像
西鄙人,意为西北边境人,相传为唐代五言民歌《哥舒歌》的作者。这首民歌通过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歌颂,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平朴自然,雄浑粗犷,流传至今。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