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晁补之
>
千里相思,况无百里,何妨暮往朝还
千里相思,况无百里,何妨暮往朝还
出自宋代
晁补之
《
凤凰台上忆吹箫·自金乡之济至羊山迎次膺
》
千里相思,况无百里,何妨暮往朝还
。又正是、梅初淡伫,禽未绵蛮。陌上相逢缓辔,风细细、云日斑斑。新晴好,得意未妨,行尽青山。
应携后房小妓,来为我,盈盈对舞花间。便拚了、松醪翠满,蜜炬红残。谁信轻鞍射虎,清世里、曾有人闲。都休说,帘外夜久春寒。
作者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更多介绍>
该古诗其它诗句赏析
千里相思,况无百里,何妨暮往朝还
又正是、梅初淡伫,禽未绵蛮
陌上相逢缓辔,风细细、云日斑斑
新晴好,得意未妨,行尽青山
应携后房小妓,来为我,盈盈对舞花间
便拚了、松醪翠满,蜜炬红残
谁信轻鞍射虎,清世里、曾有人闲
都休说,帘外夜久春寒
热门赏析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别怀人生最苦别离,柳系柔肠,山敛愁眉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