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行云是,虚室坐间同
故乡行云是,虚室坐间同。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吟咏的是一个“空”字。佛教认为“诸法皆空”,以悟“空”为进入涅槃之门,故称佛教为“空门”。这首诗是以“空”字为诗眼的,咏诗抒怀,以极精简的笔墨,阐明了禅理。
行云似僧人云游天下,飘浮不定,四海为家。喻的是人世,强调的仍是一个“空”字。云没有固定不变的存在,昨天在故乡,今天在异乡,明天在何处?不得而知。
“虚室坐间同”,一个“同”字将“虚室”的“空”,与“坐间”的“空”等同起来。室虚而空,坐间而空,虚与实,实为同一个道理。“日落西山暮”写的是变化着的自然现象,日有升有落,西山有明有暗,当暮霭笼罩一切,岂不给人四大皆空的感觉吗?这自然就会出现“方知天下空”这样的感慨来,如江河归流东海,乃势之必然。它又如山间泉水淙淙,自然隽永,悦耳又耐人寻味。
这首禅诗,炼字而无痕迹,阐理而不艰涩,语似行云流水,写来似毫不费力,真可谓得禅之妙谛,诗之妙语。咏怀诗,能如此淡泊朴质,信手拈来,皆有禅趣禅境,也是不多见的。
译文/注释
眼前天上飘着的云彩,好像是故乡的云,坐在空荡荡的室里也有这样的感觉。
太阳渐渐落下了西山,这个时候才知道一切都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