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杜荀鹤
>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出自唐代
杜荀鹤
《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全文赏析
这首春雪诗,虽然也写了春雪的“霏霏漠漠”及其“散” 、“凝” 的形态,但更着力的是就“春”的特点对雪加以描绘的。“重妆蕊”,生动的刻画了春雪压枝,宛如
梅花
再放的景象;“却结冰”,写出了春雪带来的春寒。最后两句写春雪与春雨功力相等,歌颂了它滋润万物的功劳。全诗
写景
而不言情,但是我们透过诗句,却可以品味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作者杜荀鹤简介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 (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
自叙
》)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
再经胡城县
》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以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诗也明白平易,且都是近体诗,但也失之浅率,不甚耐读。他自称【苦吟】,从技巧上说,未必如此。《沧浪诗话》将他列为一体,翁方纲不以为然,在《石洲诗话》中说:【咸通十哲,概乏风骨……杜荀鹤至令严沧浪目为一体,亦殊浅易。】《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也谓鄙俚浅俗,惟宫词为唐第一。
更多介绍>
该古诗其它诗句赏析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热门赏析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黄召风虔,盖下丽春园
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