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代>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朝代:明代|作者: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译文/注释

译文
问住在西楼的好友,清明节这一天到何处去踏青好呢?友人回答,到晴空万里下的碧绿原野,尽情地亲近自然。
马儿穿过杨柳,发出声声嘶鸣;人儿倚着秋千,发出阵阵欢笑;探访莺啼花开,总是叫人醉倒在无边春色里。

注释
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全文赏析

这是明代散曲家王磐的一首清明小令。

这首小令最绝妙之处在于通过一问一答,三组画面生动勾勒出清明之美好,引导人们不负春光,不负韶华,拥抱自然,做快乐的自己。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这两句是说,问住在西楼的好友,清明节这一天到何处去踏青好呢?友人回答,到晴空万里下的碧绿原野,尽情地亲近自然。这是写“清明之物色”。

这里的“西楼”,代指住在西楼的人。“禁烟”,则指代清明。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晋文公重耳流亡十九载,登上大位,感激介子推“割股啖君”之恩情,要奖赏他。介子推不接受,躲到绵山里去了。重耳于是听信小人言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这就是“禁烟”的由来。

“绿野”,言碧绿的原野。“晴天道”,言清明明媚的天气。这两句劝人在清明出去踏青,好山好水好天气,不要辜负了这美好时节。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这三句是说,马儿穿过杨柳,发出声声嘶鸣;人儿倚着秋千,发出阵阵欢笑;探访莺啼花开,总是叫人醉倒在无边春色里。这是写“清明之风光”。
作者用三个画面,马穿杨柳、人倚秋千、探莺花,生动展现了清明时节人们欢乐的场景。一个“嘶”字,一个“笑”字,一个“醉”字,一下子就将清明写活了。
在这样的季节,原野是快乐的,马儿是快乐的,人儿是快乐的,黄莺是快乐的,花儿是快乐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轻快愉悦。
诗人极力铺陈,描写种种美好,正是为了道出“清明日出游”的主旨,希望大家都能感应春光的明媚,走出去拥抱自然,感受春意,度过美好的清明。

作者王磐简介

王磐画像
王磐(约1470年~1530年)称为南曲之冠。明代散曲作家、画家,亦通医学。字鸿渐,江苏高邮。少时薄科举,不应试,一生没有作过官,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筑楼于城西,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因自号“西楼”。所作散曲,题材广泛。正德间,宦官当权,船到高邮,辄吹喇叭,骚扰民间,作《朝天子·咏喇叭》一首以讽。王磐散曲存小令65首,套曲 9首,全属南曲。著有王西楼乐府、《清江引·清明日出游》、《王西楼先生乐府》、《野菜谱》、《西楼律诗》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