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唐代>杜牧>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

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

朝代:唐代|作者:杜牧|
缙云新命诏初行,才是孤魂寿器成。
黄壤不知新雨露,粉书空换旧铭旌。
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鹜归来月正明。
多少四年遗爱事,乡闾生子李为名。

    译文/注释

    译文
    官职新任命诏书刚发行,这也是李刺史刚作为孤魂棺材做成时。
    在黄泉下不知道还有皇恩新雨露,金粉诏书空空换来的是破旧的招魂旗旌。
    如范式这样的忠诚朋友痛哭的地方云彩也停滞不动,如阿鹜的送葬小妾归来时孤月正圆明。
    四年当中留下了多少遗留仁爱的和物事,归家的官妓生了孩子还能以姓李为名吗?

    注释
    1.池州:今属安徽。处州:今浙江省丽水市。
    2.缙云:古官名,黄帝时代的夏官,唐代为兵部之别称。
    3.寿器:棺材。一作“受气”,一作“寿气”。
    4.黄壤:黄泉处。
    5.粉书:金粉诏书。空:一作“唯”。铭旌:标死者官职与姓名的旗幡。
    6.巨卿:汉范式的字,此人忠于友情。
    7.阿鹜:三国荀攸小妾之名,代称他人之妻妾。
    8.遗爱:遗留仁爱,留下所爱的人或物。
    9.乡闾:二十五家为一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泛指家乡、故里。

    全文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唐代官员多流动不带妻子,虽有妾妓,死后归遣,导致包括皇姓在内的血脉混乱的现实的不满。

    作者杜牧简介

    杜牧画像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更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