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折廷争的意思、怎么读

[miàn zhé tíng zhēng]   
面折廷争

成语解释

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廷争:在朝廷上争论。指直言敢谏。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吕太后本纪》:“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

成语繁体

靣摺廷爭
成语简拼mztz
成语注音ㄇㄧㄢˋ ㄕㄜˊ ㄊㄧㄥˊ ㄓㄥ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

面折庭争、直言敢谏
成语例子古华芙蓉镇》第二章:“彭老总是为民请命仗义执言面折廷争。”
英语翻译argue/debate before the emperor in court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吕后专政想让她的兄弟子侄都做王,征询右丞相王陵的意见,王陵面折廷争,坚决不同意,而左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则从长计议就同意吕后的意见。王陵因此被罢官。吕后去世,陈平与周勃用计杀死想夺取政权的吕产、吕禄
从面折廷争开始成语接龙: → 争天抗俗  → 俗不堪耐  → 耐人咀嚼  → 嚼字咬文  → 文武兼济  → 济世安人  → 人稠物穰  → 穰穰满家  → 家鸡野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