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汝州作
岁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报官移。
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
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秋毫得失关何事,总为平安书到迟。
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
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秋毫得失关何事,总为平安书到迟。
译文/注释
注释
1.幕府:此指衙署。
2.得报官职有变动,亦即把消息报告给家里。
3.吐茵:《汉书·丙吉传》载:丙吉为人深厚,对下属官吏掩过扬善。其为丞相时,驭吏(驾车者)醉呕车上,西曹主吏欲斥逐,丙吉止之日:“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第(暂且)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茵,地毽。此处指自己没有因过失被解职。
4.逐:驱逐。
5.此处用了“三人成虎”的典故。《战国策》:“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行市不可能有虎,但谣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有虎了。比喻流言可以耸动视听。本句意即,自己本没因过失被惩罚,但谣言多了,还是可能让母亲担心。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游宦海者恐母亲担忧的亲情诗。黄庭坚二十多岁中进士,宦游在外,因此长期和母亲分离,此篇是他于河南汝州为官时所作。黄是个有名的`孝子,“游子衣”已是借用孟郊的名句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也不是文人弄笔虚言、夸饰之语,而是表达了一个浮游宦海的游子对母亲的殷切思念。为孝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双亲心安释念。宦海多风波,宦者恒沉浮,这于宦者本人倒在其次,所以作者说:“秋毫得失关何事。”在官府中,自己即或有点过失,也未必被“逐”,但流言可畏,三人成虎,这不能不让母亲为自己担忧啊!每念此事,总让作者忧心忡忡,因此,为了不让母亲担忧,黄经常往家中写报平安的书信,以免慈母挂念,可是又常常担心书信到得太迟。这正是黄庭坚的孝心,从精神上孝敬母亲的表现。一个游子对母亲的拳拳之心可见一斑。
本文善用典故,而“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更成为思乡怀人的经典名句。
本文善用典故,而“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更成为思乡怀人的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