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沉醉东风·红叶落火龙褪甲
红叶落火龙褪甲,青松枯怪蟒张牙。可咏题,堪描画,喜觥筹席上交杂。
答剌苏频斟入礼厮麻,不醉呵休扶上马。
答剌苏频斟入礼厮麻,不醉呵休扶上马。
译文/注释
注释
①沉醉东风:曲牌名,南北曲兼有。北曲属双调,南曲属仙吕入双调。
②红叶落火:将红叶落比喻天上火龙的鳞片褪落下来。
③觥筹(gōng chóu):觥,酒器;筹,酒筹子,饮酒时用来记数或行令时用。
④答剌(là)苏:酒,蒙古语。
⑤礼厮(sī)麻:从上下句看来,应是酒器。
译文
看那枫树红叶一片片坠下,像火龙褪落了鳞甲。青松枯了,就像一条夭衄的大蟒蛇在吐舌张牙。这深秋的景象既宜入诗,也宜入画。宴席上杯盘酒筹你递我传,热闹喧哗,令人心花怒放。酒液频频斟入杯斝,不喝个酩酊大醉,就休想上马回家。
①沉醉东风:曲牌名,南北曲兼有。北曲属双调,南曲属仙吕入双调。
②红叶落火:将红叶落比喻天上火龙的鳞片褪落下来。
③觥筹(gōng chóu):觥,酒器;筹,酒筹子,饮酒时用来记数或行令时用。
④答剌(là)苏:酒,蒙古语。
⑤礼厮(sī)麻:从上下句看来,应是酒器。
译文
看那枫树红叶一片片坠下,像火龙褪落了鳞甲。青松枯了,就像一条夭衄的大蟒蛇在吐舌张牙。这深秋的景象既宜入诗,也宜入画。宴席上杯盘酒筹你递我传,热闹喧哗,令人心花怒放。酒液频频斟入杯斝,不喝个酩酊大醉,就休想上马回家。
全文赏析
全曲共六句,每两句描写一层意思,分别描写饮酒时的自然景物、热烈场面和饮酒者的心理状态。
“红叶落火龙褪甲,青松枯怪蟒张牙”,描写饮酒时宴席周围的景物。这是一次露天酒会,时值北国深秋,金风肃杀,一片片红叶在随风飘落,就象传说中的火龙蜕下的鳞甲一样;落叶松也在霜风中变得枯黄,弯弯曲曲,奇形怪状的被干在寒风中抖瑟,宛如一条条张牙舞抓的蟒蛇。这两句捕捉住了景物的特征,并运用暗喻的手法,以动喻静,取比奇特,形象生动,有极强的吸引力,且色彩鲜明,将灰暗的秋天景象表现得富有生气,为下文热烈的饮酒场面酝酿出和谐的气氛。同时,通过景物描写,巧妙地点明了饮酒时的节令和场所。
“可咏题,堪描画,喜觥筹席上交杂”,写热烈的酒席场面。“觥筹交杂”是借众多的酒具来表现饮酒者热烈的情绪。作者将抒情和叙事结合在一起,感情饱满,形曲象生动。在全曲结构上,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一句承上,深化景物描写;后一句启下,引起对酒席场面的描写。“喜”字特别值得注意,打住写景,转入叙事,起承转名合不留痕迹,可谓联句中的妙手偶得。
“答剌苏频斟入礼厮麻,不醉呵休扶上马”是两句劝酒令。这里涉及到元曲用韵的问题。元曲的用韵与诗词不同,要赏求句句用韵,一韵到底。此曲的韵脚是《中原音韵》中的“家麻”韵,韵字较少,属于窄韵一类。第五句如果直书酒和酒杯的话,就不符合用韵的要求,改用俗语中的代析称,就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还增强了宴席上的生动活泼的气氛,进一步起到借酒助兴的作用。既维妙维肖地写出了酒宴上人们殷勤劝酒的情态,又细心地揣摸出了嗜酒者一醉方休的心理状态和声口,唱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因而得到了酒徒们的“一座叹赏”。
此曲的成功主要表现在艺术方面,层次分明,结构严密,先写景物,后叙人事,最后揭示出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心理特征,而且比喻奇特,色彩鲜明,生动形象,加之俗语的运用,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豪放不羁的风格。
“红叶落火龙褪甲,青松枯怪蟒张牙”,描写饮酒时宴席周围的景物。这是一次露天酒会,时值北国深秋,金风肃杀,一片片红叶在随风飘落,就象传说中的火龙蜕下的鳞甲一样;落叶松也在霜风中变得枯黄,弯弯曲曲,奇形怪状的被干在寒风中抖瑟,宛如一条条张牙舞抓的蟒蛇。这两句捕捉住了景物的特征,并运用暗喻的手法,以动喻静,取比奇特,形象生动,有极强的吸引力,且色彩鲜明,将灰暗的秋天景象表现得富有生气,为下文热烈的饮酒场面酝酿出和谐的气氛。同时,通过景物描写,巧妙地点明了饮酒时的节令和场所。
“可咏题,堪描画,喜觥筹席上交杂”,写热烈的酒席场面。“觥筹交杂”是借众多的酒具来表现饮酒者热烈的情绪。作者将抒情和叙事结合在一起,感情饱满,形曲象生动。在全曲结构上,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一句承上,深化景物描写;后一句启下,引起对酒席场面的描写。“喜”字特别值得注意,打住写景,转入叙事,起承转名合不留痕迹,可谓联句中的妙手偶得。
“答剌苏频斟入礼厮麻,不醉呵休扶上马”是两句劝酒令。这里涉及到元曲用韵的问题。元曲的用韵与诗词不同,要赏求句句用韵,一韵到底。此曲的韵脚是《中原音韵》中的“家麻”韵,韵字较少,属于窄韵一类。第五句如果直书酒和酒杯的话,就不符合用韵的要求,改用俗语中的代析称,就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还增强了宴席上的生动活泼的气氛,进一步起到借酒助兴的作用。既维妙维肖地写出了酒宴上人们殷勤劝酒的情态,又细心地揣摸出了嗜酒者一醉方休的心理状态和声口,唱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因而得到了酒徒们的“一座叹赏”。
此曲的成功主要表现在艺术方面,层次分明,结构严密,先写景物,后叙人事,最后揭示出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心理特征,而且比喻奇特,色彩鲜明,生动形象,加之俗语的运用,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豪放不羁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