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微之三首 三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押un韵。寄:两人相隔两地,想起友人,将诗写好遥寄给对方。此时元稹被贬通州司马,白居易正在赴任江州司马的途中。两人既是好友,更是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于是白居易有三首诗寄给远方的好友元稹。
首句“国”指京城。“物”指第三联中的“河岳气”。白居易为了表达两人深沉的友谊,用了比拟的手法。将两人的关系与现状比作情意投合的云气。比拟手法的运用有两个好处。一是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二是含蓄委婉,不至于被政敌利用。诗人被贬离开京城有一段时间了,诗人自然有一种悲伤落寞的情绪,但是让诗人高兴的是想起了远方的友人。诗人与友人都是流落他乡之客,不能归家,同处于困厄之中。有友人“相伴”,也不显得孤单了。单单看首联,略显突兀。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第二联紧承首联来写,解释为什么诗人会觉得“喜逢物似人”呢?原来是诗人在去往江州的船上想起了在通州做司马的元稹。两人相似的遭遇让诗人略感安慰。
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诗人用比拟的手法,将自己与元稹的友情看作江山之气,两人脾胃相合,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好友。两人相聚之时有如江之气与山之气相融。格外和乐融洽。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然而狂风将氛氲的江山之气吹散,合在一起的云雾也变成两片孤云。第四联用狂风吹散云气来象征着两人被贬相隔千里的命运。因此,狂风暗指朝廷中落井下石的小人。孤云代指各处一方的朋友。“狂风”与“孤云”有象征意味。委婉地表现出两人被贬分离的艰难处境。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这里的“风”指上联中的“狂风”。从句意来看:狂风有时尽,被贬也不是遥遥无期。你我终将会回到朝廷,受到重用。你我相识相知难道没有什么原因吗?言下之意,你我都是正直的人,被小人逼迫才流落到这步田地。这一联解释了诗人与友人被贬的原因,也委婉表达对统治者的怨言。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你我相隔千里,各自珍重吧!“穷通”指仕途的困厄与显达。虽然现在我俩不得志,被贬两地做司马小官。但是谁能知道你我不会重振仕途,走向显达呢?尾联表达了虽然不得志但是对未来仍然抱有期望,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劝诫与鼓励。
全诗以江之气与山之气来比拟两人,用氛氲的云气相合比喻两人相聚的合乐,用孤云象征两人相隔千里。比拟生动形象,两人境况相似,鼓励友人重振士气,走出人生的阴霾,期待仕途的显达。表达了诗人不得志却积极旷达的心态。
1.本诗与《琵琶行》都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期抒发人生感慨的作品,但本诗末两句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①本诗为诗人赴任江州司马路上所作,末两句勉励自己和朋友无论困窘或通达都当努力自爱,虽不得志但仍积极旷达。
②《琵琶行》是诗人谪居卧病江州所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流露出同病相怜之感,对琵琶女身世遭遇的深切同情,对自己遭贬被埋没的愤懑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宽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这首诗是诗人遥寄朋友之作,寄赠的对象为微之,他和诗人是意气相合的朋友。
B.诗人与微之此时处境相似,都不得志,为此他勉励微之并约定将来在他乡重逢。
C.诗人用“河岳气”两句形容二人如山水气象般情意投合,相聚时格外和乐融洽。
D.“狂风”和“孤云”都具有象征的意味,委婉地表现出两人被贬分离的艰难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