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桐庐
横看山色仰看云,十幅风帆不藉人。
记取合江江畔树,他年此处好垂纶。
记取合江江畔树,他年此处好垂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路过桐庐即景寄情之作,诗中的“合江”,是指分水江与富春江在桐君山下汇合处。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没有具体描写自己横看和仰看的山水景色,而是用了一句“十幅风帆不藉人”,点出眼前云淡风轻的自然景色。该诗句深富哲理,因为风帆不需凭借人力就能潇洒自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船随风动,怡然自乐的心情。
接下来两句,作者从眼前看到的景色,想到了这里曾是东汉严子陵垂钓之地。严子陵刚正不阿,视权贵如浮云,在刘秀称帝后,他挂冠归隐桐庐富春山,以耕读垂钓传世。这里用典之妙在于自如,在于信手拈来,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作者通过严子陵垂钓的典故,含蓄引出自己虽有绝世才华,但不被朝廷所重用,终年流落江湖的多舛命运。然而,诗人没有因为命运的不公自暴自弃,而是以儒家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理念,希望来年也能和严子陵一样归隐桐庐。
全诗以景起兴,借景寄情,委婉道出诗人对仕途奔波的厌倦之意,在目睹桐庐自然景色后,不觉产生归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