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清代>王鹏运>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朝代:清代|作者:王鹏运|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
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
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
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全文赏析

    词的开篇就描绘了一幅凄清的场面,同时也用景语抒写情语。斜月朦胧、半明半暗,天寒地冷、冻雨初晴,一位闺妇思念情郎,泪流不止。
    虽然作者并未提她的情郎外出何事,但天下思妇的内心情感却极其相似。不求富贵逼人,不图长生不老,只愿恩爱余生。可是这简单的要求,却没有几人可以轻易实现。
    闺妇独守空闺,神情恍惚,也许是因为思念过度,也许是因为劳累疲乏,她靠着香炉,支撑着身子,希望从中得到些许温暖,心中却不断地重温着与情郎离别时的话语。

    她痴痴地想,毫无睡意,不知不觉就到了四更。鹦鹉好像也同情女主人公的遭遇,但更怜惜她的身体状况。“鹦鹉催人”四字极妙,作者没有述说闺妇的悲愁,也不发表自己的感受,却拟人化地用一个“催”字,展现出闺妇只能与鹦鹉作伴,寂寞之处境可想而知。

    女主人公从斜月半明之时开始愁思,直到快要夜阑更尽,一直默默流泪,其离情深重,不言自喻。下片开始抒情,转头就充满悲愤情感,一个“拼”字,表达出闺妇虽然充满离愁别恨,但为了情郎,即使死去也在所不惜。而接下来的“红豆无根种不成”,更加强化了这种情感,她情愿为此拼了今生。刚才佳人还泣不成声,现在又在屏风上的地图中寻找情郎的去路,虽然烟云缭绕、野草丛生,她却在上面不停地搜索,希望发现其情郎的踪迹。最后7个字的景物描写,更加烘托出这种无限离愁,她心绪茫然,情思缠绵,令人回味良久。

    作者王鹏运简介

    王鹏运画像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更多介绍>